邹生问了:"华小还有明天吗? 或是 华小明天还在吗?"
我在马六甲时喜欢去MALIM JAYA的CALTEX添油,尤其是半夜时分,如果我还在外面的话。掌店的是一位估计75左右的老人家吧? 我在几年前见到他半夜掌到天亮,甚至在找换钱时还不小心睡了下去,让顾客喊了一下才继续。
第一次正式与他聊天时,我说:安哥,你都做到天亮吗?
老安哥向我挥一挥手,打著不知道的手势,回我一句语气很硬的中文:我不痴道,我不会抢。。
事隔一些日子,终于有一次我看到他身上带著的牌子,写著他的姓:"郭。" 我明白了,他是BABA人。
BABA/NYONYA是马六甲的新民族,把生活习惯与生活用语都马来化,除了宗教信仰,而且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活了几百年,所以我们把他们说成是新生民族。
刚才我又去添油了,老郭看到我很开心,与我聊了两句,用的语言却是马来语。
有问题吗? 正式来说,两个人的沟通,只要双方都懂,就没问题。问题在大家都是黄皮肤的人啊! 更大的问题却是: 放开了自己生活文化的峇峇族,他们不是马来人,更不像华人的,几百年了,他们在马来西亚的群势里占了优势吗? 答案是很肯定的两个字:不只完全没有,半同化半不同化的,说句难听的,用海南话的那句吧? GUI BO DI GUI。。
那天开祖籍的大会,会议上提起了"双语课程"的事,前会长提出要支持,结果在大家的回应下,只支持"所谓的国民型中学"必需与"中选的国民中学"一样,政府必需一视同仁的采取相同的教育制度,但我们反对华小接受,因为根据1996年法令的解法,所有国民型中学已被正名为政府国中,董事部早就不存在,而华小却还被承认以中文为最主要教学语言,是三语课程学校。
证明在此:-
国民型中学已经是政府国中,而任何政府中学只要有15名学生要求中文课,政府就会开班,不管是国民型或国民学校,这是教育法令里的另一条。所以我们特别支持"华社里还觉得国民型中学还存在且是华校"的100%政府中学必需与"政府中学"一样的待遇,而事实上大家所受的课程是一样的!
但华小呢?法令里写得明明白白的,以中文为教育媒体,除非自己不要中文。
接受"双语课程"后的华小,中文只是一课,但最重要的却是地理历史这些都必需以马来文课本为主,中文只是一本而已,且最后是可有可无的一课,因为考试当局会再强奸多一下,把"双语课程"为第一,非马来文或英文的都不是必修项目来对待。
华小如果不再以华文为教学语言的话,大家的孩子在6年的小学教育里,面对的是马来语的教育过程,他们回家后还需要学中文吗? 家长会特地的去教导他们这不在考试重点的中文吗?
别忘了我们华社的家长都只看成绩,要孩子只能是龙凤而考第二名都是家长没颜面见人的环境啊!
一旦把自己的中文取消了,三语变成双语,用不是自己的母语来启蒙的孩子,天天对著不成熟的马来语,会让自己优秀? 我非常的肯定不会。
看看1996年法令的用词,然后自己想想吧!
68(c)的fi是什么? 不只这个,基本上太多的词都是外语。我们曾说30年前我们所念的马来文与现在的差别很大,甚至觉得现在的马来文好像很深似的,却事实又是什么? 我们只不过是不懂太多新词(外来语的直接ABC)而已,这叫高深吗?
话说回头,一些人要孩子精通以便能强过新一代马来人,但这些新一代马来人,他们可能英文很强,更可能中文特强,却我们要把自己的强项丢掉的去与他们抢工程(华商已经那么失败的必需靠政府工程才能生存吗?),且每个华人都是这样的生存之道吗?
答案很明显的,常与马来商家打交道的,根本就不需要在乎自己的马来文好不好,因为马来人会以其他语言来与之做生意,反而真正一直在用马来语且只能用马来语沟通的,是外劳。
华社的一些华人事实上已经降下了自己的层次,退去外劳的层次,可悲的原因只因为自己请了外劳,必需连自家语言而改掉,要不然找不到吃。更可恨的是去吃华人餐却必需对著外劳讲可笑的马来语如:CHA SIU WAN SATU。。。
真他妈的!
又离题了。。。唉。。。。
华小的明天,只在于华小还有没有华文,因为没有以华文作为教学语的,不是华小。
当华小的明天没了,独中还有学生来源?别开玩笑了好吗? 你白痴不代表每个人都必需与你一样白痴!